[铭师文化]2023~2024学年第二学期安徽县中联盟高一5月联考试卷及答案试题(语文)

[铭师文化]2023~2024学年第二学期安徽县中联盟高一5月联考试卷及答案试题(语文)正在持续更新,目前2024~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,供大家查缺补漏,高效提升成绩。

2023一2024学年高二(下)第三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:1.本试卷共150分,考试时间150分钟。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。3.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: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。一、现代文阅读(35分)(一)现代文阅读I(本题共5小题,18分)園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5题。中国的武使小说始于何时?唐代之前,先秦诸子虽有“谈侠”“说剑”的记载,但仅是论中涉如及,不是小说;《列子》中栽有飞卫与纪昌师徒二人比斗箭技的故事,也只是武艺相较的一则寓言,与侠无涉。追及汉代,司马迁《史记》中的《游侠列传》和《刺客列传》,写了朱家、郭解、专诸、聂政等游侠刺客,有一些类似武侠小说的东西,但那只是传记文学,也不能称之为小说。六朝时志怪小说盛行,如《搜神记》中少女李寄计斩大蛇及山中无名客代干将莫邪之子复仇的故事,有了侠气闪动,但此类豪侠故事不多,情节也比较筒单,尚未形成气候。直到唐人武侠传奇出现,始具武侠小说的雏形。随着唐代都市的繁荣,适应市民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传奇小说大量产生。其早期以神怪及爱情的题材为主,成就极大:到了后期,则以表现豪士侠客的内容最为出色。侠客故事的大量出现与唐代中叶以后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有关。当时各地藩镇势大,互相仇视,彼此各蓄刺客以牵制和威慑对方。刺客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,故此社会上盛行游侠之风。而神仙方术的盛行,又赋予这些侠客以超现实的神秘主义色彩。人们在动荡的社会中对现实不满,又找不到出路,便寄希望于那些锄强扶弱、伸张正义的侠客。不畏强暴、本领非凡几的侠客,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在这种情况下,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武侠传奇,比如《虬髯客传》《红线传》《聂隐娘》。除了武侠味浓郁的传奇,甚至以写情为主的传奇,也不时闪现着侠气。其实,从唐至明以武侠题材为主要内容的传奇、话本、拟话本、笔记及长篇章回小说,虽然我们称之为武侠小说,但那时候还未真正成型,它们的故事情节还不够复杂曲折,人物性格还不够鲜明突出,武侠打斗还不够紧张精彩,直到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出现,浓墨重彩地集中描绘江湖侠客、绿林豪杰的争斗,武侠小说才正式定型,开创了中国小说创作的新局面。这类侠义小说,旨在揄扬勇侠,赞美粗豪,但又不背于忠义,因此既受到小民百姓的欢迎,统治者也乐于利用。清代的侠义小说,往往与公案故事连在一起,形成了侠义公案小说。鲁迅在评《三侠五义》一书时说:“凡此流著作,虽意在叙勇使之士,游行村市,安良除暴,为国立功,而必以一名臣大吏为中枢,以总领一切豪俊,其在《三侠五义》者曰包拯”同类的快义公案小说,大抵都离不开这个公式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未期,武侠小说盛极一时。五十年代中期,武侠小说在中国香港得到了新的繁衍,形成了新派武侠小说。新派武侠小说,“新”在去掉旧小说的陈腐语【高二语文第1页(共8页)】·24-512B.
本文标签: